為了提高噪聲監測的自動化水平,探討噪聲自動監測的相關技術,推進噪聲自動監測工作,我們通過分析研究監測系統3個子站的運行狀況,結合比對測試、故障排除等過程,對于系統的建設、運行維護、站點選擇、數據比對等方面進行研究、分析探討,以期對日后各地開展的噪聲自動監測系統建設能起到一些參考作用。
噪聲自動監測是噪聲監測發展的趨勢和方向,我國噪聲自動監測系統的建設和運行,從子站位置設置應合理避開非正常干擾因素,有效進行機箱的降溫和安全防護,同時對數據比對監測等方面進行探討,對各地陸續開展的噪聲自動監測系統建設有所幫助。
噪聲監測站的優勢
城市噪聲污染是由不同噪聲源所發出的聲能瞬間疊加所引起得的,具有時間上的瞬時性和空間上的不連續性,只有通過增加監測點位和提高監測頻次,才能較為真實的反應一個區域噪聲污染情況。
由于手工監測是通過手持式噪聲統計分析儀,根據聲環境質量標準(gb 3096- 2008)相關要求,區域環境噪聲監測每個點位測量時間為10min;功能區噪聲是晝夜24 h連續監測,每個時段測量時間為10 m in,每隔1 s采集一個數據;交通噪聲在正常情況下,測量1 h,每隔1s采集一個數據。測量人員在測量期間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在一些點位采集數據還需要尋找符合采樣高度和距反射面距離的相關安置點或帶流動支架,操作過程較為繁瑣,同時測量所得到的數據需要通過錄入、打印、填報后進行相關計算,這樣監測人員大量的工作時間花費在數據整理和計算上,而無暇進行污染狀況的分析和判斷,浪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而噪聲自動監測系統,就可以滿足測量高度和距離的要求,并在無人值守的情況下連續24 h運行,在相同的采樣頻率下,數據采集效率得到明顯的提高。